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

探索差異 啟動溝通

6σ扮演品質溝通的要角

永光化學一廠 賴致中

六標準差提供了一套處理問題的思考邏輯及統計分析工具, 成為我們與客戶溝通的重要基礎。

2011年7月,原本一直定出貨的連續幾批送樣都不被美國的客戶接受。這一驚,真的是非同小可!我們的品保單位雖再次確認產品品質沒問題、但客戶卻說有問題,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?一定要趕快釐清、要查清楚才行。

持續溝通,避免供貨中斷

為了避免因我方暫時不得出貨而可能造成對方斷料、生產線停擺的窘境,我們立即運用六標準差的管理工具,探討可能原因,並針對雙方的檢驗數據進行「假設檢定」:蒐集之前出貨的歷史數據,以對各項檢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,並召開幾次的討論會議,希望能儘快找出真因。 在經過一連串的統計分析與檢討,初步推論很可能是因為雙方的操作條件不一致,諸如染色條件、布種、設備或人員操作手法等等的差異所致,這些都需要雙方逐項比對與釐清。我們將以上想法回饋給客戶、並附上我方完整的檢測條件供客戶參考;客戶在得知永光是如此慎重、迅速的分析與檢討可能原因時,就先答應重新選定標準品、繼續出貨,暫時解除了客戶生產線可能斷料的危機。

努力拉近差距,警報卻再響起

事件雖暫時落幕、產品也穩定的交貨中;但拉近彼此在染色製程條件差異的渴望,在我們心裏卻從未消減。透過各種管道,我們陸續掌握到客戶端的操作條件資訊,並持續探討雙方檢測系統的差異。

2012年8月,震撼彈再度引爆─連續幾批的產品又不被客戶接受了!眼看著客戶端的庫存很快就要見底,我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。幸虧業務單位及時帶回客戶端所使用的標準品,再加上之前透過統計檢定所進行的探討與分析結果,我們細心比對之後才發現:原來是客戶端的標準品衰退所造成的誤判。為了讓客戶瞭解及安心,我們同樣也提供了統計檢定分析與檢測說明,並透過電子郵件不斷的與客戶溝通。

統計分析,開啟溝通大門

2013年初,客戶答應針對此再發事件進行面對面的討論。雖然在一開始,雙方都各自表述、沒有具體的交集,但因著我們積極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決心、及以統計技術做溝通的基礎,客戶也有了善意回應:重新選定標準品、雙方共同確認標準品品質,並以客戶端的染色製程條件做為共同的檢測標準,讓彼此的檢測差異降到最低。

這事件,讓我們見識到:在面對問題時,六標準差提供了一套處理問題的思考邏輯及統計分析工具、成為我們與客戶溝通的重要基礎,不但協助化解兩次客戶端可能缺料的危機,更實踐「以客為尊、穩健可靠」的品牌價值,讓客戶對永光化學更深具信心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